English Version 旧版网站 OA 系统 Email 图书馆

  • 国音概况

    Introduction

    学校介绍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Department

    教学院系 党务部门 行政部门 研究机构 其他
  • 招生就业

    Enrollment&
    employment

    本科生招生 硕士研究生招生 博士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附中招生 考级 就业信息网
  • 国音师资

    Faculty

    师资概况 教学名师 博士生导师 特聘教授 师资队伍
  • 合作交流

    Cooperation

    国内交流 国外交流
  • 校园服务

    Service

    国音校历 校园地图 数字国音 国音邮箱 联系我们
E
  • 国音概况
    • 学校介绍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机构设置
    • 教学院系
    • 党务部门
    • 行政部门
    • 研究机构
    • 其他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硕士研究生招生
    • 博士研究生招生
    • 留学生招生
    • 附中招生
    • 考级
    • 就业信息网
  • 国音师资
    • 师资概况
    • 教学名师
    • 博士生导师
    • 特聘教授
    • 师资队伍
  • 合作交流
    • 国内交流
    • 国外交流
  • 校园服务
    • 国音校历
    • 校园地图
    • 数字国音
    • 国音邮箱
    • 联系我们
  • 国音资讯

    国音资讯

  • 国音时讯
  • 学术空间

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举办“少年之光”——庆“七一”中国乐派少年爱乐乐团课程思政音乐会

时间:2023-07-13

来源:附中 作者:肖毅

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举办“少年之光”——庆“七一”中国乐派少年爱乐乐团课程思政音乐会

时间:2023-07-13

来源:附中 作者:肖毅

7月1日,“少年之光”——庆“七一”中国乐派少年爱乐乐团课程思政音乐会在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音乐会由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北京市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共同主办,朝阳区美育教育中心承办。音乐会上,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学生通过演绎经典红色音乐作品,抒发爱党、爱国情怀,用音符谱写初心,用乐声奏响使命。

本场音乐会是附中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特色活动,是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将党史教育融入音乐课堂的有效举措,在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艺术表现力、增强业务学习的同时,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将美育、德育渗透进学生心中。

木管五重奏《梁山伯与祝英台》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这首著名的小提琴曲完成了交响音乐民族化的创世纪之举,也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作之一。木管五重奏《疆域风情》包含了《阿拉木汗》和《掀起你的盖头来》两首维吾尔族歌曲的旋律,富有舞蹈性的节奏使乐曲更加轻快活泼,令人听之欲舞。《赛马》描绘了蒙古族牧民欢庆赛马的盛况,学生们的演奏充满了喜悦和热情,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在草原策马奔腾的豪情。

铜管五重奏演绎了《半个月亮爬上来》《山东秧歌》《童年》三首曲目。熟悉的旋律不禁让台下观众跟着一起哼唱。《半个月亮爬上来》作为西部民歌作品,至今依然广为流传。《山东秧歌》是山东省传统民俗艺术,风格多种多样,表达了劳动人民欢庆丰收的喜悦。《童年》中学生们用铜管乐器再现了童年的欢乐时光,带领观众们重温儿时的温馨和童真。

弦乐四重奏和弦乐八重奏为观众带来了红色经典音乐作品《映山红》《情深谊长》《红星歌》。《映山红》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插曲,学生们不仅演奏出了生活在黑暗之中的苏区人民渴盼红军归来的强烈心声,更是表达出苏区人民与黑暗势力殊死搏斗的革命意志。《情深谊长》是音乐舞蹈剧《东方红》的插曲,具有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彝族特点,表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红军和彝族人民的鱼水深情。《红星歌》中,学生们用激昂的旋律和饱满的表演传递出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崇敬。观众们也纷纷跟随旋律歌唱,场面震撼人心。

弦乐合奏《炎黄风情》组曲中,学生们演奏了音乐形象丰满动人的《茉莉花》和《紫竹调》。《紫竹调》是作品第五章节《江南雨丝》的第四曲,乐曲以弦乐、长笛和竖琴,模拟着江南丝竹中的二胡、曲笛和琵琶,将中国传统民歌以西洋管弦乐的形式呈现出来,给观众带来了新鲜感受。

管弦乐合奏曲目同样来自《炎黄风情》组曲。《小河淌水》用弦乐高音区模仿朦胧月夜,用钢琴、竖琴、钢片琴的叮咚音响模拟小河淌水。《对花》的主题采用河北民歌《对花》和《放风筝》的旋律,以绚丽多姿的管弦乐色彩呈现出一幅幅生活画卷。学生们用管弦乐器演奏出了朴实而优美的旋律,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两首管乐团合奏曲目将音乐会推向高潮。《红旗颂》是作曲家吕其明于1965年创作的交响诗,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情景,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我的祖国》是上世纪50 年代诗人乔羽和作曲家刘炽为影片《上甘岭》谱写的插曲,表达了志愿军战士热爱祖国的感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学生们用管乐器将对祖国的深情厚意融入音乐之中。

现场观众反响热烈,掌声雷动。人民网、北京日报对音乐会进行了实况报道,朝阳区美育教育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也发布了相关信息。

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与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深度合作,充分发挥校地联动机制作用,将课程思政延伸到社会大课堂,让更多观众接受到思政音乐课堂的艺术浸润和思想熏陶,从高质量艺术作品中汲取精神力量。

未来,附中将深入探索课程思政新路径,选取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持续打造思政音乐精品课程,并通过校地合作,丰富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其他新闻

  • 12 2023.07

    音乐学系党总支开展书记讲主题教育系列专题党课

  • 14 2023.07

    中国乐派研究院党支部开展 “‘艺’同奋进新征程 重温冬奥中国力”主题党日活动

Copyright © 中国音乐学院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91 | 京ICP备:13044071号-4号  Site Designed by MONOKEROS
地址:北京朝阳区安翔路一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87561 传真:010-64874646
新浪
微博
官方
微信
新浪
微博
官方
微信

Copyright © 中国音乐学院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91

京ICP备:13044071号-4号